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下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能维持宽松吗? 正文
时间:2025-07-05 16:27:0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净投放转为净回笼。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上周五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90亿元。本周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连续净回笼资金,截至周三累计达2410亿元。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净投放转为净回笼。央行银行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公开上周五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90亿元。市场松本周以来,持续场流持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连续净回笼资金,净回间市截至周三累计达2410亿元。笼下
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动性D(银行间以利率债为质押物的央行银行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迅速回落至1%附近。市场人士指出,公开短期内流动性有望保持相对宽松状态,市场松但中期来看,持续场流持宽以银行同业存单为代表的净回间市市场资金利率仍未见明显下行信号。
月末资金缺口压力仍存,笼下年末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偏宽松
北京某非银金融机构交易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表示,动性周三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央行银行银行流动性供给较为充裕。预计短期内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动性将不受资金回笼影响维持宽松。
上述交易员并表示,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匿名点击业务系统(X-Repo)融出规模大幅增加,不排除央行通过窗口引导的方式指导政策行和大行的方式增加融出规模,在流动性产生大幅波动时,央行通常会采取一定的措施维稳市场。
市场人士指出,进入11月下旬后,财政投放将对流动性形成一定程度的补充,不过自9月以来,财政收支已发生明显变化,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趋于收敛,预计月末财政投放对流动性的贡献将趋于减弱。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指出,今年财政对货币流动性干扰甚于以往。10月以来货币流动性偏紧,尤其是大行相对缺资金,财政干扰不可忽视。未来财政对流动性的节奏扰动依然存在,资金利率的高波动需要充分关注。
上述市场人士指出,如果央行不连续通过公开市场增加净投放或在12月降准,或难以有效缓解月末资金缺口的压力,后续资金利率仍有出现波动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同期存单收益率仍维持高位,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行情数据显示,11月23日1年期同业存单(AAA+)到期收盘收益率为2.5251%。
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称,面对资金市场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为避免12月份资金压力系统性展现,同业存单发行银行在11月提前“冬储”,造成同业存单竞相提价的“羊群效应”。
对于后续存单利率的走势,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基于11月的存单到期量,在央行不大幅净投放的中性假设下,尚有1万多亿存单待发行,如果后续存单发行开始放量,存单价格面临新一轮提价压力。
不过,亦有市场人士指出,12月存单到期压力将大幅缓解,考虑存单到期高峰期已过半,预计从现在至年末存单发行对资金面的压力大概率会边际减弱。
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未来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环境怎么变?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再次引发了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和流动性环境的讨论。
央行行长易纲近日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但易纲同时提到,近年来,央行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这些都是阶段性工具,目前余额约3万亿元,这些工具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可以有序退出,实现“有进有退”。
市场人士指出,结合此前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观察,央行后续货币政策取向仍将坚持定向精准调控,短期维持稳重偏松的货币基调不变,但有必要回归正常化,货币政策取向并将兼顾金融市场。
与二季度报告相比,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并新增“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的表述。
在货币政策基调方面,央行报告延续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等表述,并提到了要“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但报告也提出“M2增速处于相对高位”,“密切关注国内国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加强对流动性供求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的表述。
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认为,央行可能认为前期政策已处于宽松状态,疫情防控等措施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因此不宜长期维持较松的状态。但其似乎也无意进行流动性环境的大幅收缩,资金利率回归政策利率可能已是其主要诉求。不过,货币政策本身仍然是基于经济基本面的,如果未来经济恢复的进程仍然偏弱,货币政策总量放松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
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许冬石认为,虽然近期央行有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靠拢的态势,但目前无需担忧货币政策的收紧或者边际收紧的长时间持续,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
此外,央行对未来通胀和汇率的关心可能意味着短期总量政策难以落地,对信贷需求恢复的关注更多以结构型工具和政策以及开发性金融工具为主,等待后续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更明确的指示。
固收分析师张伟指出,从资金供给端来看,如果经济依然在潜在增速下方,因而央行货币政策难以收紧,将保持中性略偏松,但宽松空间有所变窄。2023年财政国库资金净投放对资金面支持也将边际减弱。
从资金需求端来看,2023年国内实体融资需求会有所改善,资金面将回到中性略偏松状态,宽松程度不及2022年。(质押式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中枢或将回归到政策利率下方10个基点(bp)以内波动。不排除央行降准降息可能,从而进一步推动融资需求回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南京钢铁林锦斌:数字化是非常核心的利器和手段2025-07-05 16:23
史上最难618?销量超预期,商家却喊不赚钱2025-07-05 16:21
通威股份再签大单!光伏新秀太猛了,计划5年采购逾20吨多晶硅,总价超500亿!什么来头?2025-07-05 15:47
北京:疫情越是趋稳,越是要严防死守2025-07-05 15:36
美国经济界呼吁反思对华经济战,外交部回应2025-07-05 15:31
瞭望东方周刊:给创业者和企业家更多鼓劲的掌声2025-07-05 15:18
一女子实名举报贤合庄总部偷税漏税 陈赫曾为股东2025-07-05 15:00
Adobe盘前跌逾4% 此前下调业绩预测2025-07-05 14:56
24家险企人身保险产品有问题被通报!涉及国华人寿、泰康人寿、华夏人寿等2025-07-05 14:37
国资大数据首次公开!央企资产总额75.6万亿,国企混改引资超2.5万亿2025-07-05 14:35
趣店Q3收入下降7成、净亏6.5亿同比扩大6倍、运营亏损3亿,因股价不合规三次收退市警示函2025-07-05 16:23
奥迪向蔚来提起商标诉讼,指车型命名相近2025-07-05 15:50
中国金茂连续收购优质资产为城市运营战略再添力2025-07-05 15:15
浙江节俭办党代会:压缩会期、规模,最大限度删除繁文缛节2025-07-05 15:10
专家: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2025-07-05 14:59
消费复苏之路|餐饮销售回暖明显,有火锅店翻台率超去年同期2025-07-05 14:41
教育部: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2025-07-05 14:40
联合造车:索尼、本田各有所图2025-07-05 14:22
北京市疾控:加强人员动态管理,进一步降低到岗率2025-07-05 14:07
拜登放言:若不阻止俄罗斯深入欧洲,中国大陆就有胆收复台湾2025-07-05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