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出台,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国家发改委10日对外发布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首部生物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经济机重点领域,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年规农业、划出能源、台带投资环保等产业。首部生物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经济机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规模将迈上新台阶,年规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划出同时,台带投资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更加广泛惠及人民健康、首部生物粮食安全、经济机能源安全、年规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划出此外,台带投资还要基本建成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
机构分析,前景颇为看好的生物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生物农业和未来食品等领域。其中,生物制药方面,新冠疫情影响以及全球老龄化问题加剧,使得生物制药行业发展面临广阔的市场,疫苗、新一代抗体药物、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新药研发方面的投资将继续保持热度。
何为生物经济?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为特征的经济形态。
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发布会上介绍,生物经济涉及面广,覆盖较多产业领域。为突出重点,一方面,《规划》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规划》明确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生物经济发展还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在生物经济领域的长期持续投入不足,创新力量布局重复分散,尚未培育形成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
《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4大重点发展领域: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同时,《规划》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资源保藏开发、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7项重大工程。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在发布会上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实施医药领航企业培育工程,结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创新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一批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培育产业发展新兴力量,支持专注细分领域、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
徐涛表示,生命健康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有望实现革命性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我国也将生物经济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推动生物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各类研发要素和制造环节加速集聚,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培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成为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当前,多地政府已下发相关文件,积极推动生物经济发展。比如,黑龙江省于3月30日出台《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目标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总规模超过42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至10%。
四川省、湖北省的相关“十四五”规划中,分别提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元、生物核心产业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的目标;南京市《生物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也提及,到2023年生物经济成为全市新经济增长点,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
(责任编辑:探索)
- 23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913例,详情公布
- 众泰汽车:内部人士一句话,看董秘怎么圆回来
- 10月黑猫投诉餐饮机构领域红黑榜:星巴克星礼卡退款收退卡费
- 郑州富士康园区没有重症病例出现,企业生产基本正常
- 二季度险资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监管对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募REITs投资给予优惠
- 国际金价短线支撑位在1625美元
- 欧元区PMI降至疫情初期水平,能源危机加剧制造业外流
- 华南三大上市银行PK三季报业绩:信贷投放趋缓 房地产风险犹存
- 潍烟铁路首个大跨度万吨铁路桥转体成功
- 第五届进博会|我的进博故事:外资药企深耕中国 五赴进博之约
- 美联储“放大招”,A股挺住了!芯片概念大涨
- Starry Group盘前大涨15% Q3净亏损收窄 营收上升
- 中国生物:mRNA猴痘疫苗数据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
- 提高业绩目标后前9月完成率超七成 滨江集团为何走出独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