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监控 可转债新规将遏制过度炒作!

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监控 可转债新规将遏制过度炒作

时间:2025-07-05 19:36:54 来源:相门有相网 作者:综合 阅读:810次

炒股就看,加强交易监控权威,异常专业,可转及时,债新全面,规将过度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遏制

上市首日涨超200%、炒作中小券扎堆临停……未来,加强交易监控在可转债市场上,异常上述现象出现的可转机率或大大下降。

日前,债新沪深交易所公布《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规将过度并发布《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相关事项的遏制通知》,通过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监控、炒作提高投资者入市门槛等措施,加强交易监控防范可转债市场过度炒作,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人士分析,新规则下,个别可转债被资金“爆炒”的情形将会减少,有利于对个券合理定价,更好发挥可转债服务企业融资的作用。

防止游资操纵

“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缺乏交易主线。可转债市场却多次上演新券、次新券炒作行情,特别是一些发行规模较小和流通盘较小的可转债出现了脱离正股涨跌的‘爆炒’现象,转债余额在5亿元以下的小盘转债成交总额远超大盘转债。”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在总结可转债市场交易现状时称。

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今年以来上市的可转债中,上市首日涨幅超过50%的可转债有7只,去年同期仅有1只。其中,在上市首日上涨276.16%,刷新可转债上市首日涨幅纪录。

部分规模较小的次新转债上市后被资金“爆炒”,价格高、估值高、涨跌脱离正股的现象不时出现。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沪深市场转股溢价率最高的可转债为,溢价率达953.58%,债券余额1亿元。、、、、永吉转债的转股溢价率皆在300%以上,414只正常交易可转债中有53只转股溢价率超过100%。

在市场人士看来,游资炒作、“妖债”频出,或是沪深交易所制定《征求意见稿》的重要背景。

综合《征求意见稿》来看,沪深两市拟统一可转债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并计划引入非上市首日20%的涨跌幅限制。“无论是上市首日,还是非首日,都引入了价格涨跌幅限制,也就限制了投机炒作的空间。”有投资者说。

此外,《征求意见稿》对异常波动和严重异常波动进行了界定,明确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核查及信息披露义务,还增加了异常交易行为类型,进一步加强防控炒作的力度。

张旭认为,可转债市场整体流动性相较权益市场不足,而且采用T+0的交易模式,使可转债价格更容易受到操纵,特别是发行规模小、流动盘小的可转债。《征求意见稿》中新增对异常交易行为的界定标准和监控要求,可防止游资对可转债价格和交易量的操纵。

加强投资者保护

近年来,可转债市场投资者群体不断壮大,参与类型更加多样,但中小投资者居多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快速发展,对加强投资者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交易所针对可转债市场制定交易新规的一个重要目的。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发行并已披露网上有效申购户数的21只可转债,网上有效申购户数皆在1000万户以上。其中,3月发行的,网上有效申购户数达到1216万户,投资者参与热情可见一斑。

自然人投资者在可转债市场上持仓比例仍然较高。光大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5月30日,沪市可转债余额为5076亿元,其中自然人投资者持有365.89亿元,占比为7.21%;深市转债余额为5772.84亿元,其中自然人投资者持有591.92亿元,占比为10.25%。

“有很多并不了解可转债的散户,跟风买入一些所谓的热门债坐等赚钱,甚至加入炒债的队伍。这样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必将对市场造成扰乱,最终吃亏的还是散户。”一位投资者在股吧里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中新增两条可转债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规定: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同时设置新老划断安排,强化投资者保护,确保存量投资者继续参与不受影响。

张旭认为,这两条规定提高了散户入市门槛,以防止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承受过大风险,提高转债市场参与者的专业程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同时,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妖债”“妖券”的爆炒,避免可转债沦为投机和套利工具。

“未来限制新增小资金进场后,愿意高位接盘‘妖债’的散户会越来越少,‘庄家’炒高‘妖债’的动力也会减弱,批量制造‘妖债’的现象或成为过去式。”上述投资者表示。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两名高管被列入“黑名单”私募上海民享因失联被强制注销 重罚之下行业严监管成共识
  • 陈吉宁主持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全面部署 科学精准落实好二十条防控措施
  • 10月我国产销摩托车160.68万辆和155.12万辆,大排量同比快速增长
  • 接近外汇局相关人士:将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 能源危机“火烧眉毛”,欧洲各国日子不好过……
  • 兴业证券:维持裕元集团审慎增持评级 目标价15港元
  • 人民日报仲音: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 广发国债期货日评:稳增长强预期再起期债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关注MLF续作情况
推荐内容
  • 港媒:为什么华盛顿必须谨慎应对台湾问题
  • 欣旺达发行全球存托凭证赴欧洲上市,募集资金超4亿美元
  • 平安证券:首予农夫山泉推荐评级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 新浪财经App 2022年股票模拟交易收官赛
  • 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在再保险“国际板”建设的前期将主动发挥头部企业的专业能力
  • 前十月新房市场量价下行,商品房销售总额超10.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