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头版:稳增长不能“松气” 须在扩需求上积极作为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近日公布的松气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国制造业PMI)和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财新制造业PMI)双双回落。这一现象显示,证券作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需求不足的时报问题,宏观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增效。头版
制造业PMI是稳增反映当月行业运行对比上月变化情况的指标,在5、扩需6月份连续两个月上行后回落,求上表明经济修复速度有所放缓。积极扣除季节性因素,松气7月制造业景气度回落幅度仍然超出市场预期,证券作主因在于产出和新增业务量的时报放缓,根本上是头版受需求疲软的拖累。国家统计局调查也显示,稳增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扩需企业占比已经连续4个月上升,7月超过五成,求上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举措的作用下,二季度经济运行顶住压力出现积极变化。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仍有一定难度,稳增长不能“松气歇脚”。三季度是经济修复的重要窗口期,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以及众多困难挑战,下半年仍然需要政策合理支持经济复苏。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提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7月的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2%,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说明前期推进的专项债项目在落地起效。下半年,伴随着政策性贷款、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发力,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将继续发挥稳经济“挑大梁”的作用。
与此同时,提升内需的重点应该是相关政策能否有效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这就需要做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通过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来激活中国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有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够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责任编辑:休闲)
- 杭州: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3个千亿级、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 人均待遇80多万,花2000万引进的23名博士,全部来自菲律宾某大学哲学系?这所高校回应
- 香港导演李力持定居内地赞幸福感强,“我真的很享受”
- “地球之肺”缺氧,巴西亚马孙雨林上半年砍伐面积刷新记录
- 星星科技虚增收入拟被处罚,这些投资者可申报股票索赔
- 大客户频繁变化!豪恩汽电IPO:原材料涨价 坏账准备超亿元
- 上海市全面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 越制裁越增产?俄罗斯连续第三个月提高石油产量
- 法媒:马克龙宴请欧洲工业家,呼吁他们留在欧洲
- IBM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二季度营收155亿美元
- 开了2年的宏光MINI EV还能倒赚1万元,上海二手车市现“冰火两重天”
- 谁真正控制着世界石油储备?
- 三星的成功,李在镕该向谁复制?
- 工信部:我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