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达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育支比例达到4%,这在国际上是例达一个什么水平?
9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的世界水平“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对这一问题进行回应。平均他说,教育“应该说,部国P比4%这一比例并不高,财政出占近十年平均下来是性教4.13%,与世界平均4.3%和OECD国家平均4.9%的育支水平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例达只能说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世界水平这也是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国家财力状况相适应的投入水平。”
“看投入水平,更要看国情、看背景、看成效。”郭鹏说,一是,我国是在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达到了世界平均的财政教育投入水平。根据国际经验数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高低,与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当一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在30%-40%时,这一比例才有可能达到4%以上。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首次实现4%目标时还不到30%。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加上新冠疫情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不升反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够连续十年保住4%这一底线,“这是很不容易的”。
二是,我国是用世界平均水平的财政教育投入强度,支撑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我国在校生2.9亿人,教职工1800万人,加起来的教育人口规模,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过去,我们通常用“穷国办大教育”来形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投入状况。这十年,随着4%目标的实现和巩固,财政教育投入每年4万多亿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是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近500倍。可以说,我国已经迈入了“大国办强教育”的历史阶段。
三是,我国充分发挥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优势,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2021年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宣布“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这主要得益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也得益于我国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优势。我们正是通过充分发挥体制制度优势,在4%的带动下,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总量,逐步满足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责任编辑:知识)
- 荒原投资凌鹏:我的申万记忆
- 五大上市猪企6月猪价环比同比均增长,4家销售收入同比大涨
- 救治医院确认安倍晋三死亡时间:所受枪伤触及心脏,因失血而死
- 7月首个周末机酒预订量均超疫情前,特色民宿经营者:周末房源全部售罄
- 英格兰队主帅:英格兰球员在首场比赛前将下跪
- 车企抛下“宁王们”要单干?又一巨头砸下204亿美元 设备需求再获支撑
- 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与识别机制将出炉,有哪些评估指标?
- 又有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郑州大数据管理局:技术问题,已恢复
- 宜人金科Q3净利润达2.703亿元,预计Q4营收至多达11亿元
- 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20年最低 逼近平价
- “周杰伦”的流量盛宴,网易云音乐的“止战之殇”
- 安倍胞弟日防卫大臣岸信夫: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
- 科技部陈宏生: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变革的最大变量
- 新能源车的拦路虎,千亿充电桩“钱”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