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旗下产品掺假、以次充好,科勒被监管部门处罚
记者|孙梅欣
被监管部门处罚的因旗科勒旗下卡丽品牌,近期也因质量问题被消费者频繁投诉。下产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对上海科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出处罚,品掺因“生产、假次销售产品中掺杂、充好掺假、科勒以假充真,被监以次充好”产品,管部处以罚款2253.95元的门处决定。
处罚文书显示,因旗上海科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下产一款耐普感应脸盆龙头(商标:KARAT、规格型号:14934T-M-CP)经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抽检,品掺“水击性能”项目不符合。假次
文书显示,充好科勒的科勒委托生产商广州市某公司,因2021年国内产品配件价格持续上涨,希望通过压缩产品成本来降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账务困境,在生产上述涉案产品时改变生产工艺,采购了新的弹簧和膜片,并且在没有进行严格检验,没有按正常程序走验货流程的情况下,将该批次产品入库到成品仓库,导致被抽检产品不合格。
据悉,该产品为科勒旗下的品牌卡丽。上海科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0日,对涉案产品作出停止生产、停止销售的决定,于2021年12月24日提交了整改报告。从上述行为来看,科勒构成了生产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涉案批次产品4套无偿提供用于检验样品、备用样品,未销售,无库存,无违法所得。
信息显示,2002年,科勒收购了泰国卡丽陶瓷洁具公司,该品牌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有完整的卫浴产品线,是科勒旗下针对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卫浴品牌。
信息显示,2019年,上海科勒国际贸易公司因质量问题,曾被上海浦东新区(自由贸易区)市场监督局处罚,当时罚款额度64.9万元,没收非法物品8658元。
从此次科勒卡丽被处罚的情况来看,主要由于未对代工厂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导致“以次充好”,虽然罚款金额并不高。但在公开平台上,科勒的其他产品也因为质量问题,被消费者投诉。
广州市民胡先生(化名)今年3月在投诉平台上称,科勒产品“以次充好”自己在广州科勒门店购买了整套价值超过10万元的卫浴产品,但是刚搬进家门10多天,就发现其中一个淋浴喷头出现质量问题,喷头背面也发现其他花纹.
“我们才使用10多天,并没使用任何清洁剂清洗,其他花洒也未出现类似问题。”然而门店销售人员推脱是顾客自己使用不当,拒绝售后。
胡先生在平台投诉半个月后,该产品更换问题得到解决。不过从其购置10万元高配产品,仍然出现质量及后背花纹情况来看,产品品控的确存在把控不严的状况。
网友“Jo秋迟“也对科勒的同类产品质量提出质疑。她在今年1月份发现,自己尚未搬进新居的科勒恒温阀未经使用就出现漏水,并且出现裂痕。售后咨询后,鉴定表示是低温冻裂的裂痕,不在三包范围内。
“Jo秋迟”表示,一是家中室内温度保持10摄氏度以上,二是由于新房无人居住,并未开启水总阀:“水阀没开如何产生冻裂?什么样的温度会冻裂?标准不清晰,品控模糊。”
从投诉的情况来看,除了龙头花洒、阀芯等是产品质量投诉的重点,科勒的卫浴马桶、洗脸台盆、柜体也频繁出现漏水、开裂,不少消费者也对产品质量提出“以次充好”的质疑。
针对此次科勒的卡丽产品被处罚一事,卡丽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与相关代加工工厂达成整改意见,严控供应商产品品质,强化技术管理流程:“卡丽目前是年轻的卫浴品牌,发展还有进步空间,提升产品性能,做好售后服务都是努力方向,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责任编辑:知识)
- 韩国开始审查股票做空交易,率先拿摩根士丹利开刀
- 日本:东京圈二手房价格连涨13个月
- 巴西纪念独立200周年 葡萄牙同意出借佩德罗一世“心脏”
- 林跃勤:四个方向发力,实现金砖国家更大作为
- 光大期货1123热点追踪:生猪价格持续下挫
- “苹果成华为高端手机销量下滑最大赢家”
- 蔡奇作党代会报告:北京将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 K12教培转型调查:素质教育受众滑坡 职业教育难言成功
- 曝三星Galaxy S23/Ultra将搭载骁龙8 Gen 2芯片“CPU/GPU超频版”
- 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 经济衰退担忧叠加股市动荡 全球并购活动进入“干旱期”
- 英国毕业生平均工资增长7%,因劳动力短缺和通胀飙升
- 小区投个充电桩,每月就能赚几千?千亿充电桩生意背后的盈利焦虑
- 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于外卖、网购等新业态食品安全问题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