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健康性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专家增强从国内看,巩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经济基础金融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恢复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态势在持续,但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稳定
专家表示,性健从全球看,康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常宽松等问题引发金融隐忧,专家增强应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巩固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基础金融
稳经济系列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恢复今年以来,体系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一定冲击,稳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性健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这离不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支持。付凌晖说,面对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不足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经济系列措施在加快落地见效。“有效需求恢复的态势将日益明显,工业增长动力、投资信心将继续增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将不断巩固。”
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
“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宣昌能认为,加强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建设,保障其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应落实主体责任,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建立完善的TLAC内部管理机制,制订中长期TLAC达标规划,确保2025年和2028年起分别满足TLAC监管要求。同时,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统筹规划资本工具、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的发行。”宣昌能说,人民银行将持续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知识)
- 央行:8月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84亿元
- 澳大利亚新总理称中国应取消制裁改善两国关系,释放什么信号
- 6月20日起全国铁路大调图!北京西至重庆北最快6小时46分可达
- 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落地一周年:部分机构整改压力不减 理财公司频推替代产品
- 周延礼:加快制定数字金融标准规则 所有经营活动必须依法纳入监管
- 百度正在与潜在收购者谈判,打算出售所持的53%的爱奇艺股份
- 光大证券走出六天五板,非银金融为何突然“暴动”?
- 代还、代协商延期、停息挂账等“黑产”抬头 多家银行升级信用卡还款风控
- 银保监会明确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
- 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5642亿元,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
- 新疆和若铁路明日开通,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形成
- 荣耀手表GS 3全新配色橙色夏日上市!明日全渠道开售
- 快递五龙头上半年营收超2000亿元 谁是“盈利王”?
- 热点 | 日元避险货币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