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协持续推进科学辟谣平台建设 扩大辟谣“朋友圈”让科学跑赢谣言
转自:法治日报
本报讯 记者朱宁宁 我国科普工作的朋友圈深入开展给公众带来很多正面信息,但同时网络空间也存在一些虚假信息甚至谣言。中科网络科普谣言或虚假信息给相关的协持续推学辟科普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开展科学辟谣工作,进科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近日表示,谣平谣让谣中国科协将持续推进科学辟谣平台建设,台建有力促进清朗网络空间、设扩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大辟
2019年8月,科学中国科协联合中央网信办、跑赢国家卫生健康委、朋友圈应急管理部、中科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上线运行了科学辟谣平台,协持续推学辟充分发挥科协的进科组织优势和智力优势,组织科学家开展及时辟谣活动,谣平谣让谣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跑赢谣言,不断增强大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今年7月,运行三年多来,科学辟谣专家库专家总人数已达1607人,辟谣库累计收集谣言11464条,发布辟谣作品3911个,总用户数量已达756万,累计传播量和话题量超过73.2亿次。
王挺介绍说,该平台在开展科学普及的同时,不断强化价值引领功能,通过谣言研究、内容生产、联合发榜,开展正确的科学知识输出,再加以专业辅导。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形成了“捕捉线索—及时辟谣—正向传播”的有效工作机制,并与有关部委和商业平台形成了提供谣言线索、反馈辟谣服务的双向沟通模式。
此外,该平台还联合学习强国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每月发布“科学”流言榜月榜,目前月榜已经累计发布40期。同时,针对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安全、老年人生活、应急安全等发布专题性辟谣榜单,得到社会公众大力支持。
王挺表示,中国科协将进一步采取举措提升科学辟谣能力。升级人才服务体系,提升平台专业能力,持续打造好专家团队,强化资源建设,积极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辟谣工作的积极性,组织他们更好地提升专业辨别和内容生产能力。扩大辟谣“朋友圈”,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与社会团体、媒体平台合作,深耕特色,联合策划推出精品内容,打造科学辟谣品牌。完善平台运行机制,强化参与治理能力,继续完善建立识谣辨谣、分析研判机制,不断优化和提升平台运行效率。
(责任编辑:热点)
- 知名品牌“英氏”婴幼儿睡袋被江苏省消保委点名
- 极端高温,四川工业让电于民:锂盐、电池正极材料或减产上千吨
- 土耳其国防部:5艘运粮船从乌克兰出发
- 印度阻挠无效,“远望五号”已靠泊斯里兰卡港口
- 北京市用人单位缓缴三项社保费,最晚可于明年年底缴清
- 上海机场:7月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86.91万人,同比减76.32%
- 一条鬼值多少钱?
- 东海期货:8月全球油脂油料供需形势变化及后期行情研判
- 亚马逊砍掉在线医疗业务 科技巨头为何做不好互联网医疗?
- 沪指微跌0.02%收阳十字星
- 央行今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
- 黄金隔夜大跌超20美元 国内金饰品“小跌”3元
- 国务院督导组赴经济大省联合办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 美银:量化紧缩将使标普500指数再下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