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不动了?硅片“双寡头”货价企稳
硅料、双寡头硅片价格齐飞的动硅局面短期中止。
10月24日,片货“光伏茅”公布最新硅片价格,价企与9月26日相比,双寡头人民币价格未有任何变化。动硅从隆基绿能每月公布硅片价格看来,片货此次是价企自7月26日以来,连续第三个月价格保持平稳。双寡头
而另一硅片巨头自9月初公布硅片涨价后,动硅至今并未公布任何价格变动。片货目前,价企硅片“双寡头”占据市场50%-60%份额,双寡头一定程度上呈现硅片环节整体价格企稳趋势。动硅
上下游矛盾有所缓解
根据隆基绿能官网显示,片货与9月26日相比,其单晶硅片P型M10 155μm厚度(182/247mm)和单晶硅片P型M6 160μm厚度(166/223mm)的人民币单价仍旧为7.54元和6.33元,并无变化。而这一价格自7月26日以来,已经保持了3个月未变。
TCL中环在9月8日曾公布P型、N型单晶硅片价格,各尺寸硅片较上期报价整体上涨0.13-0.24元/片之间。此后,TCL中环也并未发布硅片价格变动,价格保持平稳。在业内看来,两巨头公布的价格基本代表了市场行情。
由于硅片位于光伏产业链强势环节,行业集中度高,隆基、TCL中环“双寡头”合计市占率在50-60%以上,这也令硅片环节具有较高的成本传导能力。
2020年12月至今,上游硅料价格累计涨幅超270%,而硅片价格也同步迅速上涨超90%,覆盖大部分硅料成本上涨,头部公司仍能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水平。
这一点从隆基最新公布的前三季经营数据便可发现。隆基绿能预计1-9月实现营收864亿-874亿元,同比增长5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112亿元,同比增长40%-48%。
今年一季度,隆基绿能净利润26.64亿元,同比增长6.46%;二季度净利38.16亿元,环比增长43.2%,同比增长53.2%。以此计算,该公司三季度营收在359.83亿-369.83亿元间,环比涨幅13.08%-16.2%,而净利润则为41.2亿-47.2亿元,环比涨幅8%-23.7%,同比涨幅60.7%-84.2%。
不难看出,在盈利能力方面,硅片环节仅次于上游硅料。不过,这也令下游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公司盈利能力承压。而近期企稳的硅片价格,预示着产业链上下游矛盾有所趋缓。
硅片价格下行是趋势
“硅片行业价格下跌是历史趋势,光伏行业逐渐摆脱补贴、变成平价上网之后,需求才会真正爆发,”在一份研报中表示。
今年以来,在硅片环节,国内厂商纷纷走上扩产之路,以缓解供货紧张。其中一方面来自隆基、中环行业原有玩家的扩产,另一方面来自上机、双良、高景、、美科、宇泽等新入玩家扩产。
据CPIA 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230GW以上,按照 1:1.2的容配比计算,对应行业硅片需求在276GW水平。与此同时,2022年全行业硅片名义产能有望达470GW。相较之下看似硅片产能过剩达194GW。
不过,浙商证券认为,大尺寸硅片产能仍紧缺。该机构分析,本轮行业大尺寸扩产潮开始于 2020年下半年。如考虑产能爬坡、及开工率因素,对实际有效产能进行折中计算,预计2022 年硅片实际有效产能在230GW左右,相较行业240GW的硅片需求,处于供给紧平衡状态。
国内某光伏上市公司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硅片产能建设周期平均在1年时间左右,而电池片、组件产能建设周期在9个月、6个月左右,时间大幅缩短。“这会使得硅片环节在产业链配套上,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错配,带来供给紧张。”
上游价格短期强支撑
同时,在下游需求不减的情况下,硅片价格能否真正实现下行,在很大程度上仍需看上游硅料“脸色”。
“目前硅料供需基本以平衡为主,市场受供应提量而止涨,后期随着新投产产能稳定增长,以及近期厂家无检修计划等原因,价格会受到一定压制,”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但他同时认为,下游需求有增无减也会支撑硅料价格高企,预计市场仍维持窄幅震荡为主。
而集邦咨询一份报告也指出,10月硅料订单大多已签订完毕,虽硅料市场整体供应明显增加,但下游拿货积极,硅料仍处于无库存状态,价格依旧坚挺。
方面也认为,虽然四季度国内硅料产量将会有明显提升,故而市场对硅料降价的预期也是在增强,但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市场上基本也暂无硅料库存,部分硅料企业也正处于超签发货中,同时近期内蒙、新疆等地疫情形势趋紧,部分订单对下游发货到货时间略有延迟。
浙商证券预计硅料供给紧缺有望延续至 2023 年初。该机构认为,2022年仍是硅料决定硅片产量,竞争格局未发生重大变化、硅片价格战可能性不大,同时硅片具较强成本传导能力,具核心竞争力的硅片企业业绩有望超市场预期。
(责任编辑:休闲)
- 国外多家社交媒体平台有虐待濒危野生动物视频,灵长类动物比例高
- 《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白皮书》发布
- 信和置业将于12月5日派末期股息每股0.42港元
- 全球航空业复苏前景如何?C919或将搅动全球航空业格局
- 美国第二季度非农企业部门生产力下降4.1%
- 郑州交警: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尾号限行规定暂不处罚
- 交银国际:重申新特能源买入评级 目标价27.8港元
- 工信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 因安全气囊和尾灯问题,特斯拉在美接连两次召回
- 期货大咖聊大宗:关注有色板块 特别是沪铜能否带来上涨趋势性行情
- 多区有调整!北京现有高中风险区76+84个
- 多国媒体刊文:进博会已成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至24万 为8月以来最高水平
- “转按揭”重出江湖?警惕资金中介推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