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禁运俄罗斯石油后,中东并不会“拯救”欧洲
[编译/观察者网 陈思佳]俄乌冲突已持续两个多月,拯救欧盟正致力于推动新一轮的美媒制裁措施,试图通过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来打击俄方的禁运能源行业。尽管有欧盟官员希望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来弥补俄罗斯的俄罗缺口,但美媒近日指出,斯石中东产油国家未必会“拯救”欧洲。油后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9日发文称,中东洲虽然中东国家拥有全球近一半的拯救已探明石油储量和闲置产能,但在政治、美媒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禁运地区冲突等因素的俄罗影响下,该地区的斯石很多产油国未必有技术、也未必有意愿为了欧洲增产石油。油后
CNN报道截图报道举例称,中东洲作为海湾地区主要产油国,拯救拥有足够闲置产能的沙特和阿联酋却并不愿意大幅增加石油产量;伊朗虽然有巨大的出口潜力,但该国能否重回全球石油市场要取决于伊核谈判的进程,而美国和伊朗不太可能为了石油在谈判中做出让步;利比亚、伊拉克等国家则深受基础设施不足、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难以增产石油。
对此,一些石油分析人士也直言,欧洲最好不要对海湾地区的石油抱有太大的希望。
沙特与阿联酋不愿提高产量
CNN指出,沙特和阿联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闲置石油产能最多的国家,其剩余的产能足以每天再生产250万桶石油。然而,沙特在今年3月已明确拒绝了美国提出的石油增产要求,这意味着OPEC也不太可能会听从欧洲的增产需求。
美国能源信息公司“能源情报”记者阿梅娜·巴克尔(Amena Bakr)分析称,在OPEC看来,导致油价上涨的俄乌冲突是地缘政治问题,超出了该组织的能力范围。同时,OPEC也非常重视与俄罗斯的关系,他们更倾向于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的态度。
英国路透社则提到,OPEC秘书长穆罕默德·巴尔金都在4月11日曾对欧盟表示,俄罗斯的石油产能是不可替代的,“在制裁措施或其他自发行动的影响下,我们可能会看到俄罗斯石油及其他能源的出口每天减少700万桶,考虑到当前的需求,这种产能损失是几乎不可能弥补的。”
目前,OPEC及其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产油盟国组成的OPEC+只同意实施每月小幅度的增产计划。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OPEC+在5月5日的会议上同意,将下个月的日产量目标提高43.2万桶。
CNBC报道截图能源市场分析机构ICIS的石油市场分析师阿杰·帕尔马(Ajay Parmar)分析称,OPEC+不太可能向市场供应更多石油来解决供应压力,“他们乐于看到油价保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任何大规模增产都会压低油价。预计他们将在2022年继续缓慢收回市场份额。”
分析人士对CNN表示,在沙特和阿联酋都缺乏增产意愿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途径就只有让供应商削减亚洲客户的供应,并将这部分产能用在欧洲国家身上,但这种做法是“需要代价的”。
迪拜能源咨询公司Qamar Energy首席执行官罗宾·米尔斯(Robin Mills)表示,只有在长期合同允许的范围内,或是与亚洲买家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这种调整产能的行为才有可能实现。
基础设施不足、政治动荡,多国石油增产无望
伊拉克是海湾地区另一个重要的产油国,报道称,该国目前的石油日产量大约为每天434万桶,最大产能为每天500万桶。尽管在理论上,伊拉克的每日产量还能再提高66万桶,但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和政治动荡基本打消了这种可能。
英国路透社此前报道称,由于几处重要油田在3月初因维修及抗议活动短暂关闭,伊拉克3月平均石油日产量为415万桶,不仅没有达到OPEC+规定的石油日产量配额,较2月的日产量还下降了11.2万桶。
分析人士还对CNN表示,伊拉克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并不足以支持提高石油产量,投资也需要数年才可能取得进展。“石油不是唾手可得的,它需要投资,而这种投资需要时间来发挥作用。”巴克尔说。
伊拉克一处油田 图自外媒同为OPEC成员国的北非国家利比亚更是饱受政治动荡和冲突的影响。4月底,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表示,由于主要油田和出口码头被抗议团体封锁,该国石油日产量损失超过55万桶。
对此,英国能源分析机构CMarkits首席执行官尤素福·阿尔沙马里(Yousef Alshammari)坦言,在不稳定的局势影响下,利比亚的许多油田一直处于停产状态,该国的闲置产能几乎不可能投入生产。
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伊朗重返石油市场阻碍重重
为了弥补欧洲国家需要的石油产量,CNN甚至还把目光投向了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劣的伊朗。由于遭到美国的制裁,身为产油国的伊朗被长期排斥在全球石油市场之外,但伊核协议谈判使得该国有望重新加入石油贸易。
CNN称,如果美国能够取消制裁,伊朗每天可以向市场提供120万桶石油。数据分析公司Kpler还估计,截至2月中旬,伊朗石油的浮动存储量约为1亿桶,这意味着在三个月时间内,伊朗每天还能额外供应100万桶石油。
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美国和伊朗能够在谈判桌上达成一致。自2021年4月起,伊核协议相关方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多轮谈判,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仍有许多分歧未能得到弥合。
今年3月1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宣布,第八轮谈判因“外部因素”暂停。之后,美国政府3月30日又宣布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措施。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4月10日表示,在过去两三周内,美方提出了与协议文本某些段落相矛盾的过度要求,伊朗寻求解除制裁,但前提是带着尊严以及达成持久的协议。“美国人一直在谈论直接对话的必要性,但我们没有看到与美国直接对话的好处。”
对于美国和伊朗在短期内达成协议、解除制裁的前景,分析人士也普遍不抱乐观态度。巴克尔直言,美国不太可能为了更多的石油供应而轻易做出让步。
分析人士:中东产油国无法“拯救”欧洲
5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方案,寻求在未来6个月内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但欧盟各成员国却迟迟未能就制裁达成一致。美国彭博社8日报道称,在当天举行的各成员国驻欧盟机构代表的会议上,匈牙利再次阻止了俄油禁运方案。
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随后在声明中强调:“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其他制裁方案都投出了赞成票,但最新的制裁将破坏匈牙利的能源供应安全。只要布鲁塞尔的提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会投票支持它。”
欧盟的石油供应高度依赖俄罗斯,2020年约四分之一的石油都从俄罗斯进口,这几乎占到了俄罗斯出口总额的一半。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俄油禁令可能会导致欧盟面临每天220万桶原油和120万石油产品短缺。
有欧盟官员曾表示,随着禁令逐步实施,欧盟将寻求通过增加从其他来源的进口来弥补缺口,比如海湾国家、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
但CNN直言,虽然中东国家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和足够的闲置产能,政治因素、基础设施不足、地区动荡及冲突却在很大程度上断绝了该地区产油大国“拯救”欧洲的可能。有分析人士直言,欧洲最好不要对依赖海湾地区的石油抱有太大的希望。
(责任编辑:百科)
-
作 者丨杨志锦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国务院11月22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 ...[详细]
-
“股票价值的驱动因素是盈利、增长和风险;而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的,最后的驱动因素是情绪、动量和认知。在面临深刻变化的宏观背景下,投资者转向投资短期盈利增长确定的公司,而给较低的风险补偿。叠加资金供求关系 ...[详细]
-
逃避监测、偷排废气,金禾实业遭查处!公司回应:正在等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
8月22日,针对因蓄意逃避环境监测、偷排废气遭安徽省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查处一事,董秘刘洋回应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称:“目前,这件事还在调查处理中,当下公司没有办法进行披露和单方面回应,最终还是要等 ...[详细]
-
当下的经济压力,根本原因可能是四个字:产能过剩。从走上媒体岗位、开始做经济报道算起,今年是第33年,也是我觉得经济的压力感和挑战性最大的时候。这个结论似乎很“灰暗”,但请注意,我说的是压力感,即人们的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不想说放弃!”困在生育里的人为试管婴儿上保险,辅助生育保险有用吗?
“我真的很想再试一次。”徐惠说。像徐惠这样被困在生育问题中的人近几年数量呈增长趋势,《柳叶刀》发布数据显示,2007年至2020年间,中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另有数据估算,中国不孕不育患者 ...[详细]
-
日本《东方新报》8月21日文章,原题:限制天价月饼销售、单价500元以上月饼将成管控对象 中国将迎来中秋佳节。在日本,中秋节时人们会一边赏月一边吃赏月团子,而在中国,人们吃月饼贺中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详细]
-
8月22日,中国电信官微发布《关于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互联网专线降费的公告》。公告指出,为响应国家对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互联网专线降费的号召,中国电信将对中小微企业客户使用的企业宽带、互联网专线给予10%优惠 ...[详细]
-
e公司讯,工信部办公厅印发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30项以上石化行业重点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石 ...[详细]
-
苹果Apple Watch更新表盘“大文字”:简洁显眼/背景色
近期苹果推送了 watchOS 9 开发者预览版 Beta 6 / 公测版 Beta 4 更新,据网友反馈,在最新的 watchOS 9 Beta 中更新了表盘“大文字”,添加了新的背景色。更新的“大 ...[详细]